北京捷盟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客服专线: 4006-518371 总机: 010-82251245/1246

Think Tank

CONTACT联系我们

客服专线:4006-518371
总机:010-82251245/1246

HOT ARTICLES 推荐文章

企业文化理论的起源 如何打造特色党建品牌 中国与新兴市场——权威人士谈的合作与发展 企业在招聘人才时的理念 被时代选择的经济学人生——歪打误撞地进入到经济学界(五) 被时代选择的经济学人生——歪打误撞地进入到经济学界(四) 被时代选择的经济学人生——歪打误撞地进入到经济学界(三) 被时代选择的经济学人生——歪打误撞地进入到经济学界(二) 苏商文化的价值观特质 被时代选择的经济学人生——歪打误撞地进入到经济学界(一) 中国与新兴市场——权威人士谈的合作与发展 朱武祥:商业模式分析 商道人生坐标之“绿色情怀” 国富问题已解决 未来30年须民富 经济学家刘伟:今年成中国宏观调控最复杂一年 中国应从高速经济增长转向适度增长阶段 新时期的价值观管理随想 基于领导力缔造的三层次和谐研究[1] 当前形势对企业领导人危机管理能力的挑战 雷家骕: 恰当认识企业成长的本质及其影响因素 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思维框架 以文化管理促科学发展 资本化进程中的泡沫化:路径选择及其控制 中国经济的新挑战及中国经济之变局 关于中国启动内需的着力点的一些思考 企业文化必须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导向 中国企业在金融危机下该做什么 推动中国管理科学化与科学管理中国化 新加坡:商业模式复制大师 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中国经济有望一季度见底 魏杰: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变革 吴敬琏:我们掉进了美元的陷阱 普通人生活中的大萧条 吴晓求:转换理念助推经济发展 黑松林的以软补硬取胜之道——心力管理的普遍意义 “霸道”可以做大“王道”才可做久 凝聚力来自哪里 动车式追随力 经济深度调整是目前我国保增长的关键 警惕企业中的五种虚假执行力 《决断》:奇普·希思谈如何做出更好的决策 从无序走向和谐 管理者的“五力”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大逻辑和新机遇
专家观点

新加坡:商业模式复制大师

“裕廊集团”,由新加坡政府控股,在本国搞了四十多年工业园区,贡献了本国25%GDP,也造就了该国独特的“商业模式”:将工业园区复制到印度、印尼、菲律宾、中国等地,总面积竟机当于171个新加坡。这一商业模式能够不断复制,关键在于“裕廊”拥有很强的园区规划和管理能力,可以吸引全球著名企业入驻,从而为当地带来就业和税收。而背后新加坡政府的外交能力,同样也是这一“商业模式”得以长远、稳定运行的关键。

新加坡的国土面积707平方公里,相当于1/9个上海,1/24个北京,却在全国投资参与开发工业园区,总面积近12万平方公里(“新加坡-廖内-柔佛”区域达11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再造171个新加坡。

新加坡商业模式的主角,是两个国家控股公司。一个是贸易工业部下的“裕廊集团”(JTC Corporation,旗下有腾飞集团、裕廊国际、裕廊港口);另一个就是财政部下的“淡马锡控股公司”(Temasek Hodings,旗下有吉宝集团、胜科工业集团、新加坡科技工业集团、凯德置地)。

开始“淡马锡”下属公司主要以资本运作为主;而“裕廊集团“则长于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尤其是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的设计及建设。

但随后这两类公司的业务范畴出现交叉,在海外项目中,既充当资本方,投资或入股大型工业园区的项目,同时也提供设计规划及建设方案,最终还参与对园区中入驻企业的资本运作,充当起风险投资的角色。

这些功能的实现,都利益于新加坡政府打造的国有控股公司平台,使众多国有控股公司能交流其业务所长,在统一的目标前提及集团公司雄厚的财政实力支持下,都成为世界领先的工业园区投资建设的佼佼者。

在中国已成为开发区典范的“中新苏州工业园”,背后的新方财团中就有“吉宝集团”及“裕廊集团”旗下的公司。而淡马锡集团旗下的胜科工业集团,早在苏州之前,就开发了“无锡新加坡工业园区”。吉宝集团已和中国合作开发另一个新园区“中新天津生态城”。

既然自己长得不赖,何不复制他赚几个钱?

新加坡土地和自然资源有限,却用近半个世纪时间,积累了闻名于世的工业园区规划、管理能力。因此向海外复制“工业园”,成为其主要的“商业模式”。

复制商业模式的关键资源和能力

1960年代,新加坡资源缺乏,工业基础落后,失业率极高。总理李光耀决心改变这种局面,在西部的裕廊规划出一片土地,建工业区吸引企业投资。

刚开始情况并不妙。尽管花费1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区依然空荡一片。李光耀经常到美国访问,吸引投资。1968年德州仪器公司来设厂装配半导体,接着是惠普。到1970年有390家企业进驻,均获五年免税。

“裕廊集团”就在1968年成立,经营管理新加坡的工业区。到2003年在本国已开发30多个工业园区,雇佣全国1/3劳动力,直接贡献25%的GDP。也逐渐积累了闻名于世的园区规划、管理等关键资源和能力。

然而受限于本国有限的土地和自然资源,新加坡开始向海外复制“工业园商业模式”。其中知名者如印度班加罗尔国际科技园、印尼巴淡工业园、菲律宾卡梅尔第二工业园、越南-新加坡工业园、卡塔尔自由贸易及物流储存区、阿联酋阿布扎比工业城、苏州工业园等。

先在国内划个圈,弄好了,再向别国复制

1960年代,新加坡失业率极高,李光耀在裕廊划一片土地建工业区。现在本国工业园区雇佣了1/3劳动力,贡献了25%的GDP,也积累了向海外复制工业园的能力。

在中国“裕廊集团”参与园区面积为2517平方公里,其中著名的有“苏州工业园”。

裕廊集团与淡马锡旗下的吉宝、胜科等集团各有所长,但都拥有最突出的优势:项目规划以及项目管理。

而“苏州工业园”也几乎完全应用了新加坡工业园区的“规划理念”。

例如“定位”策略,就非常相似。

在新加坡,工业区并没有独特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而是由于其“定位”和政府的发展目标高度契合,因此自然可以获得政府的支持。

苏州工业园也是如此。由于紧紧围绕中国政府的科技跨越发展战略,吸引高新技术企业,所以尽管当时中国已提出特区不特,但仍获得经济技术开发区优惠政策,还成为“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优惠政策”的试点。

园区内“功能用地划分”也借鉴了新加坡的布局结构。中心地带是“商业区”,外围依次是“居住区”和“工业区”。这样上班和逛街的人流分开了。重型与轻型交通也分开了,避免了交通拥堵。同时在居住区与工业区之间设缓冲带。绿化率高达40%,污水100%截流。

“生活区”照搬了新加坡“邻里中心模式”。所有商业、社会服务设施,包括邮政、市场、门诊、电影院、书店等,都集中在一起,称为“邻里中心”。

全区共规划19个邻里中心,每个覆盖半径0.5公里,约1万多户居民。这样的规划,方便了居民生活,同时由于布局合理,也保障了经营者的利益。

“亲商服务理念”也被复制。2001年园区就将审批手续从100多个减少到7、8个。行政收费也逐渐取消地方性的项目,由最初的100多项,减少到国家规定的3项。

园区操作透明,一致。只要符合政策,招商员可以当场拍板,不需要请示汇报。美国旭电科技公司副总裁杜光洋对媒体说“投资者最怕有事找不到人解决,一件事要找许多部门,或政府办事人员态度恶劣,甚至索贿。这些现象在园区根本没有。”

苏州工业园从2001年开始盈利,新加坡、中国和地方政府,都获得收益。

如今,新加坡已在海外复制了几十个园区

新加坡商业模式的主角,是两个国家控股公司:裕廊集团和淡马锡。两者互相配合,既投资大型工业园区,也提供规划及建设方案,还参与园区企业的资本运作。

苏州工业园2007年的利润为3.6亿元。新加坡方面,按照30%的股权计算,2007年从苏州工业园获得的收入为1.08亿元。

中国政府得到税收和就业机会。到2008年初,园区累计交税700多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0多万个。以10万分之三的国土,创造了全国3%的IT产值和17%的IC产值。

地方政府则通过招商引资,增加财政收入。园区吸引近1.5万家国内外著名企业,2007年园区GDP达836亿元,人均GDP接近德国,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6亿元。

盈利点主要有两个,净利润率高达52%

“裕廊集团”的净利润率高达52%,2007年营业收入23亿美元,净利润12亿美元。其在工业园区获得的收入有两个:“租赁收入”和“中介服务费”。

“租赁收入”来自于园区中的土地使用权、厂房设施、生活设施如住宅区的租赁。其关键是要先得到土地和设施的租赁权。

第二块是“中介服务费用”。中介服务的方式多样,如给客户做整体的园区项目规划;做建成后的项目管理;或只卖管理方案。中介服务利润率更高,经验是现成的,边际成本很低。

这些都是和园区项目直接相关的收入。而在项目完成的初期,作为开发方还能得到一级土地出售收入;在园区逐渐成熟后,还能通过股权投资等资本运作,从进园区的企业中获得更加丰厚的回报。

海外工业园区商业模式,将新加坡政府和国有控股公司、当地政府和投资者、企业这五处“利益相关者”的资源整合起来,让各方获利。

新加坡通过输出工业园商业模式和海外投资,实现了国家财富的增长,给国民带来更多福利。其80%的个人房产是政府营建的组屋,收入最低的20%人群,也几乎全部拥有组屋。公积金制度配以其相应的保险机制,可以说,新加坡人的生活无忧。

(作者: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公司金融教授、捷盟高级专家  朱武祥;北大汇丰商学院管理学副教授  魏炜)

相关阅读:
企业文化理论的起源2021-04-15 如何打造特色党建品牌2021-03-16 中国与新兴市场——权威人士谈的合作与发展2016-05-17 企业在招聘人才时的理念2016-05-13 被时代选择的经济学人生——歪打误撞地进入到经济学界(五)2016-05-10 被时代选择的经济学人生——歪打误撞地进入到经济学界(四)2016-05-06 被时代选择的经济学人生——歪打误撞地进入到经济学界(三)2016-05-05 被时代选择的经济学人生——歪打误撞地进入到经济学界(二)2016-05-04 苏商文化的价值观特质2016-04-29 被时代选择的经济学人生——歪打误撞地进入到经济学界(一)2016-04-27 中国与新兴市场——权威人士谈的合作与发展2016-03-31 《决断》:奇普·希思谈如何做出更好的决策2015-08-05 警惕企业中的五种虚假执行力2015-08-05 “霸道”可以做大“王道”才可做久2015-08-05 黑松林的以软补硬取胜之道——心力管理的普遍意义2015-08-05 吴晓求:转换理念助推经济发展2015-08-05 普通人生活中的大萧条2015-08-05 吴敬琏:我们掉进了美元的陷阱2015-08-05 魏杰: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变革2015-08-05 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中国经济有望一季度见底2015-08-05 新加坡:商业模式复制大师2015-08-05 推动中国管理科学化与科学管理中国化2015-08-05 中国企业在金融危机下该做什么2015-08-05 企业文化必须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导向2015-08-05 关于中国启动内需的着力点的一些思考2015-08-05 经济深度调整是目前我国保增长的关键2015-08-05 商道人生坐标之“绿色情怀”2015-08-05 朱武祥:商业模式分析2015-08-05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大逻辑和新机遇2015-08-05 管理者的“五力”2015-08-05 从无序走向和谐2015-08-05 动车式追随力2015-08-05 凝聚力来自哪里2015-08-05 中国经济的新挑战及中国经济之变局2015-08-05 资本化进程中的泡沫化:路径选择及其控制2015-08-05 以文化管理促科学发展2015-08-05 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思维框架2015-08-05 雷家骕: 恰当认识企业成长的本质及其影响因素2015-08-05 当前形势对企业领导人危机管理能力的挑战2015-08-05 基于领导力缔造的三层次和谐研究[1]2015-08-05 新时期的价值观管理随想2015-08-05 中国应从高速经济增长转向适度增长阶段2015-08-05 经济学家刘伟:今年成中国宏观调控最复杂一年2015-08-05 国富问题已解决 未来30年须民富2015-08-05
首页| 关于捷盟| 咨询业务| 行业中心| 捷盟团队| 公司业绩|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2-2005 捷盟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8103438号
友情链接: 企业文化咨询 公司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