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廊集团”,由新加坡政府控股,在本国搞了四十多年工业园区,贡献了本国25%GDP,也造就了该国独特的“商业模式”:将工业园区复制到印度、印尼、菲律宾、中国等地,总面积竟机当于171个新加坡。这一商业模式能够不断复制,关键在于“裕廊”拥有很强的园区规划和管理能力,可以吸引全球著名企业入驻,从而为当地带来就业和税收。而背后新加坡政府的外交能力,同样也是这一“商业模式”得以长远、稳定运行的关键。
新加坡的国土面积707平方公里,相当于1/9个上海,1/24个北京,却在全国投资参与开发工业园区,总面积近12万平方公里(“新加坡-廖内-柔佛”区域达11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再造171个新加坡。
新加坡商业模式的主角,是两个国家控股公司。一个是贸易工业部下的“裕廊集团”(JTC Corporation,旗下有腾飞集团、裕廊国际、裕廊港口);另一个就是财政部下的“淡马锡控股公司”(Temasek Hodings,旗下有吉宝集团、胜科工业集团、新加坡科技工业集团、凯德置地)。
开始“淡马锡”下属公司主要以资本运作为主;而“裕廊集团“则长于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尤其是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的设计及建设。
但随后这两类公司的业务范畴出现交叉,在海外项目中,既充当资本方,投资或入股大型工业园区的项目,同时也提供设计规划及建设方案,最终还参与对园区中入驻企业的资本运作,充当起风险投资的角色。
这些功能的实现,都利益于新加坡政府打造的国有控股公司平台,使众多国有控股公司能交流其业务所长,在统一的目标前提及集团公司雄厚的财政实力支持下,都成为世界领先的工业园区投资建设的佼佼者。
在中国已成为开发区典范的“中新苏州工业园”,背后的新方财团中就有“吉宝集团”及“裕廊集团”旗下的公司。而淡马锡集团旗下的胜科工业集团,早在苏州之前,就开发了“无锡新加坡工业园区”。吉宝集团已和中国合作开发另一个新园区“中新天津生态城”。
既然自己长得不赖,何不复制他赚几个钱?
新加坡土地和自然资源有限,却用近半个世纪时间,积累了闻名于世的工业园区规划、管理能力。因此向海外复制“工业园”,成为其主要的“商业模式”。
复制商业模式的关键资源和能力
1960年代,新加坡资源缺乏,工业基础落后,失业率极高。总理李光耀决心改变这种局面,在西部的裕廊规划出一片土地,建工业区吸引企业投资。
刚开始情况并不妙。尽管花费1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区依然空荡一片。李光耀经常到美国访问,吸引投资。1968年德州仪器公司来设厂装配半导体,接着是惠普。到1970年有390家企业进驻,均获五年免税。
“裕廊集团”就在1968年成立,经营管理新加坡的工业区。到2003年在本国已开发30多个工业园区,雇佣全国1/3劳动力,直接贡献25%的GDP。也逐渐积累了闻名于世的园区规划、管理等关键资源和能力。
然而受限于本国有限的土地和自然资源,新加坡开始向海外复制“工业园商业模式”。其中知名者如印度班加罗尔国际科技园、印尼巴淡工业园、菲律宾卡梅尔第二工业园、越南-新加坡工业园、卡塔尔自由贸易及物流储存区、阿联酋阿布扎比工业城、苏州工业园等。
先在国内划个圈,弄好了,再向别国复制
1960年代,新加坡失业率极高,李光耀在裕廊划一片土地建工业区。现在本国工业园区雇佣了1/3劳动力,贡献了25%的GDP,也积累了向海外复制工业园的能力。
在中国“裕廊集团”参与园区面积为2517平方公里,其中著名的有“苏州工业园”。
裕廊集团与淡马锡旗下的吉宝、胜科等集团各有所长,但都拥有最突出的优势:项目规划以及项目管理。
而“苏州工业园”也几乎完全应用了新加坡工业园区的“规划理念”。
例如“定位”策略,就非常相似。
在新加坡,工业区并没有独特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而是由于其“定位”和政府的发展目标高度契合,因此自然可以获得政府的支持。
苏州工业园也是如此。由于紧紧围绕中国政府的科技跨越发展战略,吸引高新技术企业,所以尽管当时中国已提出特区不特,但仍获得经济技术开发区优惠政策,还成为“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优惠政策”的试点。
园区内“功能用地划分”也借鉴了新加坡的布局结构。中心地带是“商业区”,外围依次是“居住区”和“工业区”。这样上班和逛街的人流分开了。重型与轻型交通也分开了,避免了交通拥堵。同时在居住区与工业区之间设缓冲带。绿化率高达40%,污水100%截流。
“生活区”照搬了新加坡“邻里中心模式”。所有商业、社会服务设施,包括邮政、市场、门诊、电影院、书店等,都集中在一起,称为“邻里中心”。
全区共规划19个邻里中心,每个覆盖半径0.5公里,约1万多户居民。这样的规划,方便了居民生活,同时由于布局合理,也保障了经营者的利益。
“亲商服务理念”也被复制。2001年园区就将审批手续从100多个减少到7、8个。行政收费也逐渐取消地方性的项目,由最初的100多项,减少到国家规定的3项。
园区操作透明,一致。只要符合政策,招商员可以当场拍板,不需要请示汇报。美国旭电科技公司副总裁杜光洋对媒体说“投资者最怕有事找不到人解决,一件事要找许多部门,或政府办事人员态度恶劣,甚至索贿。这些现象在园区根本没有。”
苏州工业园从2001年开始盈利,新加坡、中国和地方政府,都获得收益。
如今,新加坡已在海外复制了几十个园区
新加坡商业模式的主角,是两个国家控股公司:裕廊集团和淡马锡。两者互相配合,既投资大型工业园区,也提供规划及建设方案,还参与园区企业的资本运作。
苏州工业园2007年的利润为3.6亿元。新加坡方面,按照30%的股权计算,2007年从苏州工业园获得的收入为1.08亿元。
中国政府得到税收和就业机会。到2008年初,园区累计交税700多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0多万个。以10万分之三的国土,创造了全国3%的IT产值和17%的IC产值。
地方政府则通过招商引资,增加财政收入。园区吸引近1.5万家国内外著名企业,2007年园区GDP达836亿元,人均GDP接近德国,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6亿元。
盈利点主要有两个,净利润率高达52%
“裕廊集团”的净利润率高达52%,2007年营业收入23亿美元,净利润12亿美元。其在工业园区获得的收入有两个:“租赁收入”和“中介服务费”。
“租赁收入”来自于园区中的土地使用权、厂房设施、生活设施如住宅区的租赁。其关键是要先得到土地和设施的租赁权。
第二块是“中介服务费用”。中介服务的方式多样,如给客户做整体的园区项目规划;做建成后的项目管理;或只卖管理方案。中介服务利润率更高,经验是现成的,边际成本很低。
这些都是和园区项目直接相关的收入。而在项目完成的初期,作为开发方还能得到一级土地出售收入;在园区逐渐成熟后,还能通过股权投资等资本运作,从进园区的企业中获得更加丰厚的回报。
海外工业园区商业模式,将新加坡政府和国有控股公司、当地政府和投资者、企业这五处“利益相关者”的资源整合起来,让各方获利。
新加坡通过输出工业园商业模式和海外投资,实现了国家财富的增长,给国民带来更多福利。其80%的个人房产是政府营建的组屋,收入最低的20%人群,也几乎全部拥有组屋。公积金制度配以其相应的保险机制,可以说,新加坡人的生活无忧。
(作者: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公司金融教授、捷盟高级专家 朱武祥;北大汇丰商学院管理学副教授 魏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