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豆奶、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猪肉、地沟油油条、苏丹红鸭蛋和鸡翅、细菌水饺、福寿螺、海南毒豇豆毒节瓜、塑化剂饮料、绝育黄瓜、染色馒头……每一个触目惊心的字眼,背后都承载着多少无辜人健康的损害甚至生命的消逝。“民以食为天”,这个天,谁能伤得起?现实的满目疮痍敦促着现代人举起文化的镜子,在纵深的历史长河中,回溯饮食文化的原点,复活那些千百年前中国饮食文化中传统精神财富的根基。
孔子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可谓妇孺皆知,但孔子的饮食文化观念本身却是个自相矛盾的悖论。一方面,孔子主张对欲望的节制既简朴的饮食观念。譬如,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这种清贫的生活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被竹林七贤发展到了极致。而孔子也曾称赞家境贫寒、箪食瓢饮、居住陋巷、手不释卷、苦中作乐的弟子颜回,曰:“贤哉回也!”而另一方面,孔子对于食品的色香味等味蕾满足的追逐却令人叹为观止,饮食文化在孔子眼中已然具备了艺术的雏形。在《论语·乡党》中,孔子说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子主张吃饭时,食品尽可能做得精细,烹制时,肉要切得细致。
看似悖论的两个截然不同的论述实则统一于儒家思想讲求“中庸”的世界观中。子曰:君子中庸。(《中庸》)何谓“中庸”?朱子在《集注》中给予了自己的解读:“中者,就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庸,平常也。”用更通俗的话来讲,中庸强调的是平衡,思想的平衡,价值观的平衡。在孔子那里,“中庸”之道登到了道德的顶点了。而孔子所倡导的饮食文化中,对食欲的“禁”与“纵”,看似矛盾的统一体,恰恰体现出了“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何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中和”的方法论和“中庸”的世界观。
《论语·乡党》中有这样一句话:“鱼馁而肉败不食。”有人这样解读这句话:孔子的“道”体现在饮食之“礼”中,因而,“败”、“馁”、“色恶”及“臭恶”,实指“无道”,而“不食”体现了“正道”的追求。观古论今,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是否可以理解为“无道”的表现?而党和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的重拳打击是否能看做“正道”与“无道”之间一场背负了百姓的生命与健康重任的博弈?
论语中多次提及的“义利观”亦可关照这场博弈的深层内涵。何谓“义”,道义?义气?此“义”绝不能如此狭隘的解释。“义”在儒家思想中是具备社会属性的概念,可以理解为一种对社会秩序的尊崇,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说:“亲亲,人也;敬长,义也。”正是如此,“义”在儒家思想中,是一种社会伦理道德。而何谓“利”?“利”,这个概念,相对更为人性,或者干脆可以等价于“欲望”。叔本华曾把欲望比作为一个永远吃不饱的“胃”,或是一张巨兽之口,这个比喻非常经典。欲望如人性的宇宙中未知的黑洞,无休止地吞噬着;欲望如每个人心里肆虐的洪水,澎湃汹涌却悄无声息。欲望是人类发展和生存的原动力之一,欲望是人类的本能,若无欲望,人类历史的车轮将永远停滞于文化最为天真蒙昧的远古时期,若无欲望,社会进步的步伐也将永远搁置于荒草凄凄的黄河岸边。掩卷沉思,扪心自问,只要是正常人,谁能没有欲望?欲望之于人类,是罪恶之源更是发展之源。也许是东方曾经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丝绸之路辉煌的年代也正是东方文明主宰世界的岁月,而在那时,中国古代的先贤已然认识到了欲望洪流的可怕,于是东方伦理道德文化的构建更大程度上倡导的是对欲望的约束。然而可悲的是,东方文明在欲望一词上矫枉过正,导致了千年以来中国封建文化精英阶层养成了对于物质的需求极度蔑视。有西方哲学家笑言:东方毁灭于物质之冬,西方毁灭于欲望之夏。这并不是笑谈。孟子曰:“天降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小的时候,我们都曾背诵,并用其激励自己。用现代的语言一解释就是,如果你心志痛苦,筋骨劳累,身体发肤饿的都不像样子了,身上没有半分钱了,甚至心志都乱了套了,别着急,这是上天要赋予你大责任了,要忍住!从积极的层面看,这句话是告诉人们,套用新东方俞敏洪的一句名言: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铸就辉煌。但是,从另一方面,我们能从中看出这句话中暗含的对欲望的压抑。
儒家思想对于欲望的解读其实也是颇具中庸之道的。儒家认为,欲望是人的本性但是要节制。孔子认为欲望乃是人的天性使然,“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另一位儒家先贤荀子曾说说:“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肌理好愉快,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向生之者也。”然而孔子将“节欲”的观点亦表述得十分清晰。子曰:“君子好色而不淫。”这里的色是指人类一切一切的欲望而不仅仅局限于性欲,而“不淫”是指合理的节制,按照一定的社会环境下的道德与法律去节制。儒家对道家的“去欲观”是持批判态度的:“凡语治而待去欲者,无以道欲而困于有欲者也。”对于人的欲望,儒家讲究的是“教化”,拿什么去教化民众、约束欲望呢?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处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把持着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在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思想为封建君主制度所用,三纲五常就是道德规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伦理,而这样的道德理论体系本身就是为封建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而辩护,成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维护和提倡。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者绝对服从于君、父、夫;为君、为父、为夫者为臣、子、妻做出表率。这种绝对的服从是服务于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是本身就是对欲望的压制,对人权的践踏,对平等的蔑视。于是,原本对“欲望”持中庸之道的孔子绝然想不到,在其离开人世后其被封建统治者奉为经典的欲望观和其初衷已然背离了那么远,他无意间关上了中国人心中的欲望之门,而且这一关就是上千年。然而,孔子更无法预料,千年之后,“天赋人权,平等自由”这句魔咒如同一把钥匙,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开启了中国人心中尘封已久的那扇欲望之门,门后那压抑了千年的洪流一发而不可收拾泛滥至今。谁能否认,有毒豆奶、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猪肉、地沟油油条、苏丹红鸭蛋和鸡翅、细菌水饺、福寿螺、海南毒豇豆毒节瓜、塑化剂饮料、绝育黄瓜、染色馒头……这些罪恶的产生不是由欲望失去了道德的约束而走向了歧途?儒家另一位先贤荀子曾提出“中理”这一标准,即人的欲望要遵从社会的道德规范。如果封建社会道德规范的不合理导致了中国人物质的贫乏和欲望的压抑,社会道德规范的不合理性造就了“在人与社会道德规范之间,难道人永远只能服从后者,而后者就不能服从前者?”这样的疑问和思潮。那么也许正是这种思潮间接导致了当前的一些社会问题,譬如“食品安全”问题。追本溯源,当“利”与“义”的博弈,“欲望”与“道德”的角逐在中国的市场经济进入攻坚阶段、社会主义小康建设迈入新时期的舞台一隅不断上演,拿什么来解决这乱象呢?——价值观管理。
捷盟的价值观管理“三导”模式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探索,能否为社会价值观管理提供借鉴?一切还在探索中,我们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