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捷盟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客服专线: 4006-518371 总机: 010-82251245/1246
企业文化咨询

新时期价值观管理随想——捷盟咨询文化软实力系列之五

管理好价值观是组织管理者的首要任务。价值观在国家层面,需要管理,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在企业层面,也需要管理,以形成优秀的文化,塑造核心竞争力。

最近,听新闻报道对中美两个大国的表现很有感概。

一是11月7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开罗访问了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总部并发表题为《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的重要演讲。温总理强调“不同文明要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表示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加强同阿拉伯国家的友好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为建设和谐世界作出不懈努力。温总理说:“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就如同有了七音八调的差异,才能演奏出美妙动听的音乐”。这是中国领导人对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基本观点。温总理的讲话其实是代表中国人的思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世界大同”的价值取向,也是中国“天人合一”文化的表现。

另一件事就是美国对待全球气候变化的态度,这也成为中美领导人会谈时的重要议题。美国是世界上最有实力的国家,也自诩是世界的领导者、警察,但在“地球村”面临最严峻挑战时采取的态度让世界上所有人都不能接受,不再像美国大片中表现的那种拯救世界的英雄主义--小布什政府在2001年3月28日宣布美国不支持签署旨在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京都议定书》。英国人说这是“塔利班式的粗暴破坏行为”,小布什八年任期就是不签,不承担这个责任。对此,欧洲议会解释说,“为了满足美国公司的短期贪欲而牺牲世界上大多数人的长期利益”。直到今天,奥巴马政府还没有明确的态度,人们在期待2009年年末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美国的表现。这恐怕就是美国的价值观,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

显然,在国际舞台上,中国表现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而美国却失分多多,给人以只追求自身利益的感觉。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做法呢?我想,关键问题在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世界这么大,文明不相同,信仰不相同,价值观不同是太正常的事,由此导致各国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可能大相径庭。 

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则看问题的角度就不同,立场也不同。价值观是人们内心对事物的评价标准,它不是自然科学,没有“定律”,“随心而动”。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价值观,同一种文明下人们的价值观也有差别。中国人的价值观始终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最看重做人,受到的教育是“先做人后做事”,那是什么意思?因为我们认为“修身”是基础,一分修为才能成就一分事业、一分人生。在中国老百姓的感觉中,领导人一定要以德服人,一定是德高的人,因此国家在用人政策上也明确“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就是人的修养。《大学》开篇就讲“自天子以至庶人臺是以修身为本”,强调“齐家、治国、平天下”均以“修身”为基础,那么,如何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种“内圣外王”的思想是深入到了中国人的血液了,成为了国人的下意识。所以我们经常听到“你想管我?先把自己管好再说!”“你自己都管不好,还想管我?”,又比如,北京人经常讲一句话--“德性!”,那是骂人的,用很文明的词指责你不道德,“凭他那德性,也想管我?”--即使现代的白领也常在私底议论自己的上司。老实讲,在中国人看来,一个人连自己都管不好,怎么去管别人?但这在西方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他们的头脑里没有这样的关于做人的价值观,也不会这样要求领导人。如西方的商学院不会有商业道德这样的课程,学校只教授商业技能。

和谐世界的建设需要中国的哲学与价值观。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冲突都起因于走偏道、走极端,所有暴力均由于泯灭了人性。中华民族是以和为贵的民族,民族精神具有中庸的智慧、广宽的包容度。从做人到做事,中国人讲究“合情合理”,要“将心比心”,“物极必反”,要对得起“天理良心”(“天”与“人”在内心合一了),强调走正道、讲人性。西方文化发源于宗教,有许多先进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如遵守契约,以法为先,对事认真,凡事要用数字说话,爱追根到底(南怀瑾先生说“上帝的外婆是谁”没人可知了)等。但西方人强调竞争、扩张、权力,凡事非此即彼,仿佛不信我教者就是敌人。因此要避免冲突、建设和谐世界,需要中国有和平崛起,需要中国的哲学思想来促进人类大同。60年的励精图治,中国人民坚持“勤劳”、“自强”、“吃苦”等传统,创造了经济奇迹,中国在经济上扬眉吐气了,中国这种具有包容性的文化重新受到世界的重视,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出现,国学热在国内兴起。特别在全球面临的能源、气候问题上,中国人更是展现出了前瞻性与责任感。我们倡导建设“和谐世界”,我们办奥运的理念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我们关注国际家庭里的“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真诚、无私的帮助。我们的所作所为,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也将逐步改变西方对中国的看法。看来,我们传统的思维与价值观正在为国家赢得更多的政治资本,为民族赢得伟大的复兴。

管理好社会的价值观,需要“修治平”的精神。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价值管理的内容。在我看来,我们提出“八荣八耻”旨在提供“做人”基本规范与要求,是对个人价值取向的选择,是全民修身的功课;我们提出科学发展观,旨在提供“做事”的基本原则与要求,是明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与方法论,是治国的大原则。“八荣八耻”做不到,科学发展就成问题。因此从修身到治国,都需要价值观的管理。奥巴马在就职演说上说“我们赖以成功的价值观─诚实和勤奋、勇气和公平、宽容心和探索精神、忠诚和爱国─均由来以久,这些价值观都是千真万确的,这些价值观是我国整个历史过程中一股无声的进步力量,现在需要的便是重归这些真理。”可见,每个国家都有价值观管理的重要任务。

时代巨变,社会转型,文化更生。人们的生活理想、消费方式甚至价值观念千姿百态、瞬息变化。为了紧跟时代,适应市场,挺立潮头,中国企业必须适时调整发展战略,革新企业文化。要成为优秀的企业,必须要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然而,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大多数中国企业还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用“知不易、行更难”来描述个中甘苦,实在贴切。

讨论企业的价值观管理问题,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即什么是管理。管理的概念从西方引进。西方经典的管理学关于“管理”职能的定义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如果说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那么我认为其中的计划、组织与控制更有“科学”成份,而“领导”职能更多是“艺术”的成份。依我的理解,其实“科学”管理的要义就是数字化管理,考核指标要定量化,“艺术”管理指的是管理的哲学性。在这种意义上,管理思想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管理哲学,这是虚的、无形的,一是管理科学,这是实的、具体的。两者才构成完整的管理。管理哲学追究的是管理的“意义”即研究“管理究竟是什么”、评估其价值好坏即“管理应该是什么”,因此管理哲学支配和控制着管理科学,所以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取决于经营管理的理念。

企业管理本质是文化的管理。海尔张瑞敏曾说过,老子的“天生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说:有形的东西受无形的东西支配,在企业里这个无形的东西就是企业文化,一个企业能否发展,取决于有无自己的文化。企业文化是无形的,也是虚的,这是肯定的,但虚的并非无用。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虚以控实”,“虚”的反而更重要,因为它是思想的东西,是价值观的内容。用无形的力量来影响有形的物体,是最省力、最有效的,我们说这是“高水平的管理”或叫“文化管理”。我们发现,成熟的企业,管理高层每年至少要开一次务虚会(这种会不做任何行政决策,所以叫务虚),就是这个道理。

企业文化的内核是企业的价值观,所以要塑造优秀的文化,关键是管理好企业的价值观。所谓“管理好企业的价值观”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管理:一是企业提出的价值观必须符合时代要求与社会的公平正义,而不是旁门左道之类;二是这些价值观为全员或大部分人认同,成为共享的标准,并表现出一致的行为;三是价值观必须与时俱进,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企业必须适时调整自己的价值观。捷盟咨询公司总结企业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价值观管理“三导模式”,即价值观的导向、导入与导出。

价值观的导向。选择什么样的价值观,对于很多企业家或企业来说是难的事。管理者如何把自己感觉到的、隐隐约约的东西描述出来?如何系统化,总的是什么(核心价值观),分的是什么。有许多成熟的工具可以帮助企业提炼正在发挥作用的但又没有明确的价值观。但我觉得关键是管理者能否以虚心的态度、开放的心态,把“杯子里的水暂时倒空”,通过学习来吸收新理念;通过实践及时总结得失,提升认识,提高对企业价值的管理水平。

价值观的导入。价值观需要体验才能真正融入人脑中。价值观那么看不见、摸不着,因此价值观的导入要重点抓体验。价值观体验活动内容是丰富的。从层面来讲,有企业家的首导体验,管理人员、操作员工的逐级体验。体验的内容与方法必须系统化。在价值观导入过程中,领导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说到做到”是不二法则。通过有效的渠道传播新的价值观,通过领导的行为影响到身边的人,将价值理念落实的制度管理之中,体现在经营活动的设计安排中。

价值观的导出。价值观导出的是文化、是品牌。价值观的导出,似乎只是结果,但也管理过程。价值观的导出,本身是一次认识实践的开始,相当于试验,能否成功,能否成于企业要坚持的价值,关键在于过程控制。因此,对价值观的导出管理还需要采取评估措施,进行跟踪评价,实现价值观的纠偏与维护。

价值观的管理是企业家的第一责任,公司做得越大越需要倾注心力去把控企业的价值观。但许多企业却相反,忽视价值观的管理,助长按潜规则办事的文化,忽视管理团队的正确理念的培训、员工素质的提升,一心只想走捷径、想“跨越”式发展。其实,在企业的文化根基不牢时,发展越快可能倒得越早。中国富豪榜难见“常青树”就在如此。在过去10年间,共有1330名企业家上榜,发生变故的有48名,其中所谓的“问题富豪”有19名,占上榜总数的1.4%,2002年末,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曾感慨地表示:“曾经跟我同台领奖的著名企业家们,现在大部分都已销声匿迹了”。因此有人戏称《胡润百富榜》为“杀猪榜”,让人叹息。

企业只有硬实力是远远不够的。中国企业的软实力建设迫在眉睫!


首页| 关于捷盟| 咨询业务| 行业中心| 捷盟团队| 公司业绩|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2-2005 捷盟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8103438号
友情链接: 企业文化咨询 公司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