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捷盟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客服专线: 4006-518371 总机: 010-82251245/1246
人力资源咨询

人力资源开发的新挑战

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入世"与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中美关于中国入世双边协议的签署,加速了我国加入WTO的步伐,"入世"后对中国人力资源的素质有何压力和要求,中国的人才如何做好与国际接轨的准备?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入世",对中国的人力资源开发,对现有的一些制度,首先会带来巨大冲击。

提问: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将进下国际化,现行的人事、工资制度己经难以维系,对于这方面您是怎样看待的呢?

张教授:过去国际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在与外国的产品竞争上,因为我们的劳动力便宜,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我们有一定优势。加入WTO后,竞争不单单表现在产品上,更多的将表现在要素市场上,特别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上。入世后,更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将与中国企业争夺高素质的劳动力。进入WTO以前,我们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加入WTO后,这个封闭的体系会被逐渐打破,原有的人事管理、工资制度会面临很大的挑战,难以维系。 中国企业过去享有的真正优势是对高质量的人才支付低质量的价格,即所谓的"价廉物美"的人才不会再有了,这种"优势"在现在的体制下会很快消失。

外国企业与中国企业竞争,其实什么也不要干,只要在劳动力市场上作文章就可以了。最简单的办法是用高工资将高素质的人吸引走,而同时将低素质的劳动力留给国有企业。这样,原来?quot;混同均衡"就被新的"分离均衡"所代替。外资企业是高工资高利润,国有企业是低工资还亏损。时间一长,国有企业只有死路一条。

过去,劳动力市场的强制混同均衡之所以能维持,一是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等于全国只有一个企业;二是单位化的人事管理和户口制度。改革开放之后,第一个条件开始逐步消失,第二个条件也越来越难以维系。入世后,更是如此。 如果说过去20年流走的主要是技术人才的话,下一步流走的将主要是优秀的管理人才。现在虽然有关政府部门己经开始注意到这个问题,但力度还很不够。

提问: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还涉哪些其它领域的改革?

张教授: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改革首先涉及到教育制度必须进行改革。 当然,外国企业与中国企业争夺人才对中国人力资源的开发是一件好事,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是一件好事。未来的人力资源开发关键仍然是在教育,大学教育应该说是"百年大计"。问题是中国现在教育制度太落后了,计划色彩太强了,招生名额,考试方式都由政府规定,学校很少有自主权。所以教育制度的改革在下一步尤为重要。这次中美谈判,虽然对教育没有明确的说法,但事实上外国的教育机构己经进入中国市场了。中国的商学院没有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都是工资太低。教授工资上不去,要招优秀教师就很难。没有好教师,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就差。服务差,好学生就宁肯花大钱出国也不愿上中国的学校,招来的只能是相对差的学生。声誉上不去,好学生就更不愿意来,这就会开成一个恶性循环。照此下去,国有大学只能步国有企业的后尘,一个个烂下去。 还有户籍管理制度,户口就是管人才的,约束有能力的人。户籍制度没法约束低档次的劳动力,特别是农民劳动力大军。户籍制度捆绑的是那些非常优秀的人才。分什么本地人、外地人?这哪象一个主权国家?我们曾统计过,北大光华有一半硕士毕业生因户口不易留京,都去深圳和上海了。

提问:在这个信息技时代,一个企业要发展需要在哪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呢?

张教授: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现在企业里的人事部己改为人力资源部。管人事的有两个工作,一是去招人;二是设计一激励制度来调动人的积极性。现在人力资源开发的观念是,一个人被招聘来,他创造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不断学习的能力,所以,企业必须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一个企业要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一个员工要学?quot;终身学习"。 中国企业要与外国企业竞争,必须真正在人力资源开发上花本钱。国外企业都有专门的教育经费预算,规定员工每年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参加培训。中国的企业领导人很舍得在吃喝上花钱,但对教育投资很吝啬。现在年轻人找工作,不仅看薪水报酬,也看企业能提供的再教育机会。不提供再教育的企业是很难吸引到优秀人才的。 竞争,不管说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技术的竞争,都是表面的,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核心是体制,是制度。如果一个国家的制度使得优秀人才都往外流,就非常有问题了。不解决根本问题,搞多少"人才工程"都会与事无补。对人才,最害怕的就是管治。搞人力资源开发,教育制度要适应未来,工资、就业制度就必须改革。中国加入WTO,会给人才一条出路。

(引文出处:前门楼网站)


首页| 关于捷盟| 咨询业务| 行业中心| 捷盟团队| 公司业绩|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2-2005 捷盟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8103438号
友情链接: 企业文化咨询 公司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