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捷盟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客服专线: 4006-518371 总机: 010-82251245/1246
企业文化咨询

皮鞋很忙 我们很慌 ——毒胶囊事件的文化反思

毒胶囊事件回放:

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报道,胶囊生产企业使用皮革废料制造药用胶囊,并流入国内医药市场,首批曝光的涉“毒”企业中,吉林海外制药、四川蜀中制药、通化金马、修正药业等知名药企榜上有名。

2012年4月17日,涉嫌为浙江等地提供工业明胶生产“皮革胶囊”的河北学洋明胶厂销售渠道查清,产品主要销往北京、浙江、常州、厦门等地。

2012年4月21日郑州一排污渠内一夜间出现大量空心胶囊,把沟渠染成了“彩虹河”。

2012年4月,火了一样东西:皮鞋。继毒果冻、毒老酸奶之后,毒胶囊风波又起,催生了一个“皮鞋很忙”的恶搞段子:想吃果冻了,舔一下皮鞋,想喝老酸奶了,舔一下皮鞋,感冒要吃药了,还是舔一下皮鞋。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爬得了高山,涉得了水塘,制得成酸奶,压得成胶囊,2012,皮鞋很忙。当皮鞋很忙,我们却还不慌不忙,说明问题已经很大。

一问药企:良心何在

同仁堂有个百年堂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里不讨论同仁堂的药品质量是否名副其实,而为探讨到底什么是药企的良心。“两个必不减”,传承了古人对生命的尊崇和对质量的坚守,工序再多不偷工,成本再高不减料,真材实药方为良心药。这个简单而至真至善的道理却不是每个医药企业都能明白的。制造毒胶囊的厂家,使用毒胶囊的药企,他们对外标榜自己是良心药,而他们的心中有没有这样一杆秤,用来称称自己的良心?

工业明胶和药用明胶、食用明胶的主要成分都是水溶性蛋白质,惟一区别是重金属铬含量。用皮革熬制明胶会产生六价铬,进入人体不易排出,引起肾脏损害,导致基因突变、致癌等。所以工业明胶绝对不允许在食品、药品中食用。采购工业明胶制造胶囊的背后,是基于成本大于质量的考虑,是基于企业利益高于生命利益的考虑。当工业明胶替代药用明胶横行于世成为潜规则,不知道药企还有什么事干不出来。药品是关系到人的健康与生命的大事,在管理上不容疏忽。对药品的生产管理,无论怎么严格都不过分。而漠视人的生命健康,以劣充好,跟制假贩假没有本质的区别,已经突破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二问监管:本分何在

中国的监管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监管跑不过媒体,不曝光不知有监管。拿郑州“投渠自尽”的彩虹胶囊来说,经大河网曝光后,新郑市药监局立刻介入调查取证,并公布调查结果:1.新郑市没有经过依法批准的生产空壳胶囊的相关企业;2.目前,新郑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对现场空壳胶囊进行清理,并将对麦田空壳胶囊的出处来源进行依法查处;3.该局将进一步加大对食品药品的监管力度,坚决杜绝问题胶囊事件在新郑发生。郑州市中原区药品监督局的工作人员表示:由于胶囊已受到污染,无法检验其是否合格。之前的地沟油事件曝光后,质检部门的脱罪辞是,目前还没有有效鉴别地沟与和食用油的技术。

从中不难看出,监管部门的官方态度已成范式:一是保证绝对不是我的责任;二是如果有责任也是技术手段达不到。监管部门的行为也有了定式,总是在媒体曝光后联合调查、集中打击,表现得很积极。监管的不到位,一方面是机制缺失,没有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主管官员及相关责任人追责机制;二是责任不明,九龙治水、各管一段的管理模式导致争功诿过、逃避责任成为常态,没有明确一个主管部门一管到底;三是监管不力,问题药品食品的检测没有便捷的渠道,对重点工作、重点区域缺乏长期深入的监管;四是标准落后,食品安全标准和技术检测标准都落后于社会发展。总而言之,“皮鞋很忙”,但监管部门一点都不忙。

三问明星:追求何在

以修正药业为例,近年为其代言的明星,孙红雷、张丰毅、陈建斌、林永健等明星豁然在列,“修正药、良心药”的广告词深入人心。据报道,修正药业在明星代言以及电视广告投放上不惜下重金,据报道,仅今年3月份,该公司在央视和省级卫视的广告投放金额就达3.46亿元,传闻孙红雷一年代言费达到了200万。

近年来,明星利用其社会影响力代言的产品被爆出问题产品的事件层出不穷,这些明星要不要受到“良心的拷问”?明星的事业追求应当是为“正确的价值观代言”,而被经济利益诱惑,不顾产品质量为其代言,坑害消费者的行为,难道凭一句:对企业不知情,没有用过该产品,就能够免责?一年拿着百万代言费的明星发生这样的“代言污点”时难道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既然他们在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中充当了为虎作伥的不光彩角色,就应该有一套机制来追究代言者的连带责任,激励他们自觉成为主流价值的典范。

四问民众:公道何在

目前的中国,对罪恶太仁慈,对善行太轻忽,这种价值观的紊乱,是非常危险的。每一件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爆出,民众一片哗然,指责如潮,重视非常。一时间媒体、监管部门纷纷出动,表现出绝不姑息、势不两立的决心。然而,再震撼的新闻都会在短时间内被另一件更大的社会事件所掩盖。结果是,发生一件,冷却一件,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推陈出新。政策法规没有变化,广大民众按兵不动。食品药品安全的受害者求助无门,犯下罪孽的企业倒可以悔过重来。

同样的事情美国也经历过,20世纪初,美国在城市化与工业化急剧发展之下,整个社会贫富差距加剧、大企业垄断、政府官员贪腐等,也面临严重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1906年,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在芝加哥一家肉食加工厂潜伏8个月后,发表了小说《屠场》。这本描写加工厂恶心场景的小说被译成17种文字热销全世界,致使美国肉食品销量减半。据说,正在吃早餐的时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看到这本书时“大吃一惊,跳了起来,把嘴里还没有嚼完的食物吐出来,并将盘中的一段火腿掷出窗外”。“掷出窗外”这个故事的后续,是经过艰难曲折的争论碰撞,食品法案的出台,FDA的建立,为捍卫食品安全从根源上找到了解决之道。

伤害国民身体健康和企业的个人,是整个中国的罪人,应该接受全中国人民的审判。而对这些人、企和事抱持容忍与支持的人,无疑就是帮凶。中国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全民的事,需要全体国民敢于说“不”的态度和“掷出窗外”的行为。试问,染毒的胶囊、含三聚氰胺的牛奶,喷了甲醛的白菜,我们能不能扔出门外,扔向市场,扔回产地?2012年,在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高发的今天,我们怎么能够继续安之若泰,闲看“皮鞋很忙”?


首页| 关于捷盟| 咨询业务| 行业中心| 捷盟团队| 公司业绩|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2-2005 捷盟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8103438号
友情链接: 企业文化咨询 公司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