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4年国务院国资委在大庆召开央企企业文化座谈会以后,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又掀起了一个高潮。之所以说是“又掀起了一个高潮”,是因为我们看到进入新世纪以来,企业文化一词被媒体、学术界炒得很热,各类企业从对企业文化的迷茫到坚定认识“企业文化就是核心竞争力”,因此,许多企业已经进行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大量的“企业文化体系”出现,而且凡是谈管理、总结或汇报工作必谈企业文化。国有企业的政工干部成功地定义了自己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工作有了抓手”。企业文化理论的出现让上级找到了方向,让企业家有了新的管理手段,同时也让咨询公司多了一块业务,皆大欢喜!
当然,这里不是要谈皆大欢喜的问题,主题还是分析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问题。我国的国有企业最基本的特征是,企业是国家的,也是党的。这是我国国有企业的体制基础,是国有企业最具标志性的特点。这种本质特征决定我们的国有企业在国家政治体制不改革之前的相当长的时间内,企业的法人财产权是不可能真正授予的,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也是不能真正建立起来的。我们的国有企业,过去叫“国营企业”,就是产权国家所有、全民所有,国家负责经营。在管理体制上也是比照国家政府机关的管理模式,国务院各部委有行政的部长、主任,但同时设党组,由党组做决策。国有企业也全部都有党、政(是指企业行政管理、经营系统)工、青、妇几套班子,基本要与政府的部门对应设置,并服从政府、党委的一切指令,这是我们的特色。从这种意义上讲,我们的国有企业从一开始其实就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经济组织,不是市场竞争的真正主体。国家所有国有经营,企业只不过是国家的生产车间。后来企业改革,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也经历过党、政两个中心的管理体制,改革到现在,“党管干部”的原则是不能变,党委决定企业重大事情仍然是坚持的。这是我们国有企业的最基本的特点之一,中国以外其他国家都没有的中国特色的企业治理文化。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首先必须基于这一基本现实。第二个显著特点是国有企业领导人或管理者的来源不是市场化选择的结果,而是由国有资产归属的各级政府,更准确地讲是各级党委来任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后,国家尝试以三级“国资委”独家来代管国有资产,明确其出资人的身份,要“管人、管事、管资产”统一。“三管”决定了国有企业领导人的选择方式与过去基本没有什么大变化。当然,近年来也有星星点点的公开招聘国企领导人的做法,国务院国资委也准备从建立央企董事会着手,建立职业经理人社会招聘的制度。但由于整个社会的职业经理人体系难以短时间内形成,以及国家政治体制改革需要较长时间等因素,国有企业领导人的来源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实质上还应该是上级任命制。这种任命制还有一个特点是上级不光任命党、政正职,连副职也一块任命,实际上企业行政一把手无组阁权,人事上说了不算。转型时期,企业价值观转型必须先行,我们的企业领导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但企业领导人频繁被调换,在企业管理上“一个人一个打法”,“去年那么提今年这么提明年又不知会怎么提”让员工无法适从,却是普遍现象。这从客观上不利于企业形成相对稳定的特色企业文化。
谈到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必然要有明白以上两个基本前提,即党、政共同负责和企业领导上级任命制。由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从社会出发、从政党的治党治国需要出发的,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侧重点不同。企业文化建设是服务于企业的经济目标,服务于企业的全体员工的事业与饭碗。但两者之间统一的地方很多,比如,都希望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希望企业做强做大,希望能营造内部和谐的氛围激励大家投身于共同的事业与目标,等等。从这种意义上,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有其独特优势。一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我认为是一种员工的思想沟通,很有必要),二是从组织到政工人员配备力量强大。因此,我认为,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基础好、条件好。有了很好的基础,就要研究怎样发挥其作用,政工干部要与经管人员一起,抓住企业文化这一有利武器,改造落后文化,努力建设适应市场竞争的、具有内部凝聚力的优秀企业文化、先进企业文化。毋须回避,传统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具有体制缺陷的文化,文化导向有许多偏差。我们绝大部分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中表现出企业领导人惟命是从服从上级政府安排、强调员工奉献、工人是主人,企业有困难就找市长而不找市场,企业有问题就是政府的问题,在分配上只能走大锅饭路线,员工的一辈子由企业负责,等等。在员工观念上形成了许多今天不适应社会、不适应竞争的文化因素。不良的文化腐蚀了员工、困扰了员工。既使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多元价值观取代了单一价值观,企业职工一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受到不断冲击,但总体来讲国有企业职工在行为上并不完全接受,在这场企业改制改革中表现突出,大家有目共睹。
国有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政府的倡导就是你的行动。现在,政府官员去企业调研,也开始谈文化,而且也必谈文化管理,必谈海尔、联想。这种现象过去少有。以前,政府官员也不知企业在做什么事,觉得你企业领导跟我级别一样,政府安排你做什么就做什么,有问题就开会,收入上不能差别太大,在考核时往往是说你行就行,说你不行就不行,管理企业在他们大部分看来没什么难的,还要什么企业文化?现在情况变了,国家正面提出了企业要搞企业文化,要靠它产生竞争力,要靠它引导发展。因此,官员的认识就变了,到企业也必问文化建设如何。这是好事。国资委提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地方国资委也重视起来,目前一些地方也开始要求所管企业要做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从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的主体来讲,主管部门的倡导、三个代表的要求、和谐社会的建设,都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外在要求和工作任务。这其实是国有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第三个特征,即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与支持。
以上就上国有企业在文化建设上实际存在三个基础及特征。这个基础既有劣势,也有优势。认识到这些基本特征,对于理性看待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