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捷盟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客服专线: 4006-518371 总机: 010-82251245/1246
烟草行业

中国企业经济环境风险剖析

经济环境是指构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国家经济政策。社会经济状况包括经济要素的性质、水平、结构、变动趋势等多方面的内容,涉及国家、社会、市场及自然等多个领域。国家经济政策是国家履行经济管理职能,调控国家宏观经济水平,结构,实施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方针,对企业经济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的经济环境主要由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四个要素构成。

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与多变,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风险也日益突出。

第一节   中国企业所处经济环境的基本特征

在正式探讨中国企业经济环境风险时,我们有必要对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作一个基本的梳理与分析,讨论经济环境的文章之多可谓汗牛充栋,在本文中,我们主要探讨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知识经济主导下的多元经济并存

2.曲折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

3.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下的大规模制度变迁

一、知识经济主导下的多元经济并存

当我们进迈入21世纪的大门时,知识经济的钟声已经敲响。迄今,人类已历经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产业的迅猛发展为基础的,如果说在农业经济时代,土地是第一生产要素,在工业经济时代,资本是第一生产要素,那么到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取代资本成为第一生产要素,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第一经济支柱。

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和“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Knowledgebased Economy)”两个术语均诞生于80年代。原美国总统克林顿第一次使用了“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这种叫法。按照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人们在强调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时,主要是区别于物质、资本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物质经济和资本经济而言的。与依靠物资和资本等这样一些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相区别,现代经济的增长则越来越依赖于其中的知识含量的增长。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的创造中其功效已远远高于人、财、物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所有创造价值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将面对一种与以往有很大差别的经济环境,具体主要表现在:

1.知识经济正在改变社会财富的创造形式。知识经济正以其在现实中的迅猛发展向我们展示出现代经济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增长形式。知识在现代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已彻底改变了传统人、财、物要素配置所带来的增长,知识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它投入和参与生产的形式完全不同于传统要素,并形成新兴的主导产业。

2.信息及信息资源更加丰富。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信息技术无不渗透于经济领域的各个角落,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开发带来了社会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广泛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当今社会,信息网络四通八达,信息飞速采集和利用,信息知识查询和传播的速度空前加快,信息资源全球共享。

3.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经济的支柱。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比如信息、微电子、自动化、新材料、航天、新能源等技术领域已成为各国发展的重点,组成了大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并迅速向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领域广泛渗透,产生了人类生活方式的变革,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支柱。

4.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首先,企业之间的竞争从单纯产品竞争转变为以企业能力为中心的竞争。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目标市场的快速变化及其市场边界的模糊性,使具有单一产品优势企业不再风光,而那些具有能够快速适应市场能力的企业才能长久获得竞争优势。其次,由以往区域市场和国内市场的竞争逐渐转变为全球市场的竞争。信息技术革命消除了信息瓶颈对企业发展的制约,国际互联网使企业可以迅速跨越国界传递信息,使企业跨国经营的信息与管理成本大大降低。第三,商品竞争越来越软化。知识经济下,信息产业已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信息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这是商品结构软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另一个商品软化的标志就是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包括教育、金融、保险、法律、旅游等国际贸易。另外,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很多传统制造业,也越来越软化。很多产品所包含的“软”成份在商品价值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如技术、商标、智力在产品价格中的比重越来越高。第四,竞争与合作并存。当代市场竞争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竞争对手间纷纷掀起了合作的浪潮。如美国微软分别于1997年8月和9月与其电脑市场竞争对手日本的IBM公司和日本的NEC公司进行合作,以技术换取或强化日本市场。

5.市场需求更加个性化,产品生产更加柔性化。市场需求由以往大众化的商品转变为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的商品,企业生产因此从大规模流水线式生产转变为小批量、单件生产。同时,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甚至迟缓的企业正准备将产品投入生产,市场上这种产品已经没有了销路。

6.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是企业的供应商数量众多。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在业务上只保留核心单元,纷纷裁去不必要的子公司或业务,将剩余的其他业务活动外包给最好的专业公司。二是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由单一的供求关系向多方合作的关系发展。合作的方式有生产合作、技术合作和关系合作等多种形式。

7.科技与人才成为竞争的核心,经济决策知识化。知识经济实现了知识资本化和人格化。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与教育不再处于从属的、服务性的地位,而在经济发展中处于中心和主导地位。技术创新成了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竞争优势所在。企业劳动力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劳动者成为主体。

从全球来看,经济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并存,农业经济形态、工业经济形态向知识经济形态转换的现象还将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在新旧经济形态交替时期,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既要加速完成工业化,又要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双重任务,而企业将面临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双重压力。

二、曲折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参考文献:新经济成长的国际环境:经济全球化,制约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十大因素)
所谓经济全球化,就是指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生产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活动和合理配置,逐渐以至最终完全消除国家间的各种壁垒,使其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并不断加深,从而把世界变成一个整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融合成统一的整体,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的经济行为规则和运行规则,市场经济统一了世界,生产要素要求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实现自由活动和合理配置。

1.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容

(1)贸易自由化

20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最重大事件,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一个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市场的形成,而且标志着世界贸易的自由化程度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世界贸易组织的《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服务贸易总协定》及其它协定、协议均规定了透明度原则。亚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要求其成员所有与投资相关的政策、法规、行政规章制度要以迅速、透明、可随时取得的方式公布。关税水平进一步大幅度下降,非关税壁垒受到更严格的限制,长期游离在外的贸易活动如纺织品与农产品贸易,被纳入世界自由贸易体系之中……。而且,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不只是世界贸易自由化在程度上的扩大,更是一个质的飞跃。过去,仅仅作为谈判场所的关贸总协定,如今被一个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在统一的规则执行上具有法律职能的组织所替代,世界贸易从此进入了一个制度化时代,并且由此确定了一个更加自由化的目标。正如国际贸易关系曾是国际经济关系的最初形式一样,贸易自由化已明显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先导。

(2)金融全球化

当今世界,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地流动,较少受到障碍。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在全球范围的资源配置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间接投资也以异乎寻常的规模膨胀,跨国证券融资的制度障碍、货币障碍和政策障碍等越来越小。跨国银行迅速扩展,业务网络遍布全球,瞬息之间可以调动巨额资金;银行业务不但在适应国际化需要中日新月异,而且形成了统一的国际规则。其中,巴塞尔协议的“资本充足率”标准成了全球金融体系风险管理的共识。

金融市场全球化,使一大批新兴国际金融市场崛起,全球性金融中心、地区性金融中心和大批离岸金融市场构成了一个覆盖全球的金融网络;国际融资工具不断翻新,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为资本的国际流动消除了货币障碍。可以预见,在国际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贸易中建立一个类似于商品劳务贸易的自由体系,已经成为新经济时代中国际大家庭的下一个目标。

(3)生产经营的跨国化

国际经济关系向紧密化方向发展的更深刻的表现之一就是生产经营的跨国化。国家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局限于最终产品的交换关系,而是越来越多地转变为由跨国公司所组织的产品及其零部件直至工艺的分工关系。今天,跨国公司的生产在世界生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民族国家的市场障碍不断被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所冲破。在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部署下,产品及其零部件的生产选址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而国家的差别正在日益淡化。随着世界大跨国公司的全球拓展的进一步发展,产业分布越来越多地成为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结果,而越来越少地继续作为本国产业政策的体现。

同时,国际分工逐步由垂直转向水平方向。一个国家出于效率和成本的考虑,已不再一味地追求完整地占领一个产业,而是根据自身的综合实力和比较优势,尽力抢占一个产业的高技术和具有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同时把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留给其他国家,从而形成新的国际分工体系,即水平型的国际分工。为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市场上站稳脚跟,必须以尽可能低的成本组织生产,哪里最便宜,就在哪里生产,于是整个生产过程被分解到不同国家。通过建立全球供应网络,最大程度地利用各国不同的成本费用优势。例如,德国的大众汽车公司和欧宝公司就在葡萄牙或西班牙生产汽车的重要部件,然后运到沃尔夫斯堡(大众汽车公司所在地)和吕塞尔斯海姆(欧宝公司总部所在地)的总装厂。美国福特公司的莱曼汽车,设计在德国,而制动装置生产在韩国,在美国生产燃油泵,在加拿大生产自动驱动器,在澳大利亚生产发动机……一部整车从设计到装配竟涉及8个国家。发展中国家以低廉价格为诸如IBM、微软、惠普、AT&T生产电脑软件。由于遍及全球的信息网络,全世界的客户只要按动按钮下定单,几个星期后就能收到专门为本公司设计、符合自己要求的电脑软件。

2.经济全球化的曲折性

经济全球化毕竟是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和制约因素,这些矛盾和制约因素直接影响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1)市场经济与国家职能的矛盾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市场经济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核心要求超越部分国家职能,即国家对经济管理的职能。而国家对经济管理的职能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利益,是国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国家职能是不能被市场经济完全超越的,这对矛盾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基本矛盾,影响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

(2)贸易保护主义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新的贸易保护主要不是靠关税,而是靠非关税壁垒、汇率战和组建区域性经济集团。以美国为例,其非关税措施种类繁多,设置精巧,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直接扭曲贸易流量的措施,如进口限制、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自动出口限制等;另一类是属于间接扭曲贸易流量的措施,如广告限制、报关手续干扰、技术等级、卫生标准等。

许多发达国家经济民族主义思潮开始泛起。如美国以所谓国家为由阻挠中海油收购尤尼科公司,否决阿联酋迪拜世界公司收购美国港口经营权;法国在爱国口号下公开反对美国百事集团收购达能食品公司;西班牙、法国、卢森堡等以公平竞争为名联手反对印度米塔尔钢铁公司收购卢森堡的阿赛洛公司等,都是典型案例。这股思潮主要集中在跨国并购领域,实质是搞贸易保护主义,借保护国内市场迎合民族主义情绪。

(3)政治因素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经济交往中,常常掺和着政治因素。冷战结束前,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世界经济客观上存在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发展不平衡的平行市场。冷战结束后,这种平行关系在形式上已不复存在,但在内容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使世界经济在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跨越一个又一个政治壁垒。

以中美经济贸易关系为例,众所周知,中美是世界上两个举足轻重的大国,彼此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强,贸易额逐年递增,但同时又是两个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在经济领域虽然有许多共同利益,但美国在与中国进行经济交往时,往往附带许多政治条件,如对于所谓“人权”、“民主”等方面的要求,也就是利用其科技和资本优势达到奴役中国的政治目的。在2001年4月1日中美撞机事件处理上,美国一批国会议员又企图用取消2000年通过的对华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和阻止中国“入世”迫使中国让步。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经济关系常常受政治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不得不考虑政治因素的制约。

(4)经济体制问题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完全开放国内市场,拆除各种贸易壁垒和障碍,市场规律成为经济活动的准则。然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内经济状况使经济全球化的实现未必尽如人意。

开放本身不等于一定能够受益于经济全球化,两者不一定存在正比例关系,其中涉及国内的经济体制问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各项配套制度越完善,其抵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的能力越强;相反,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其抵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的能力就越低。当前,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经济体制问题,必须慎重对待经济全球化。尽管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鼓吹开放,认为发展中国家越开放越好,只有融入到经济全球化中,才能解决国内存在的经济体制问题。但是,在某些领域,尤其是金融领域,如果造成金融开放早熟,而国内的银行、政府、企业的问题又没有解决,开放就可能成为掩盖国内矛盾的一种方式。如在泰国和韩国,当国际游资进入这些国家市场后造成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表面繁荣,但隐藏在背后的巨大风险导致了后来的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其影响,使不少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认识到国内经济体制健全是开放的关键;而国内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5)文化差异矛盾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一种跨文化行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也孕育着不同的民族心理和价值观念,各国之间文化差异导致的矛盾对经济全球化形成了不小的制约。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伴随着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投资、生产和经营,发展中国家在文化上渐渐丧失了本身的个性。“今天,全球互动的中心问题是文化同质化与文化异质化之间的紧张关系。”面对全球化进程中日益强大的文化同化力量,如何保持个性,避免被文化霸权吞噬,已经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国家生存的重大问题。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文化渗透,使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受到威胁,必然导致发展中国家国民的抵制。印度在2005年的情人节之日,爆发了大规模抵制西方文化侵蚀活动。前不久,又呼吁禁止麦当劳在印度的经营,以保护本国文化。

由此可见,悠久的历史和宝贵的文化是一国民族精神的凝固,是不容排斥的。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渗透与反渗透必然会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6)经济全球化本身条件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标志是信息化——各国的交往频繁、方便,世界变成“地球村”;市场化——世界市场统一,各种人为的阻碍、分割被打破,各种类型国家的经济发展普遍以市场为导向;自由化——各种壁垒拆除,经济开放,商品、资本、劳动力的国际流动畅通。
市场化、自由化的实现,如前所述,受国家主权、国家利益和政治、经济体制、文化因素的制约。再看信息化。信息化是全球化的核心,信息高速公路和网络的兴建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不是难事,但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则面临着资金和技术的挑战。

(7)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法规和规则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形式上是平等的,但在形式上的平等下面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向全球推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所制定的国际经济法规和规则,往往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由于这些法规和规则是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条件为依据的,执行它们,对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和民族经济势必造成冲击,使其国家作用减弱,甚至牺牲部分经济自主权与决策权。而且,在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一方面要求发展中国家大幅度开放市场,另一方面却不想接受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西雅图会议上,美国坚持把劳工标准(注:美国以保护劳动者权益和环境的名义,要求各贸易国达到劳工和环境标准,否则就可以拒绝其产品出口。)与贸易制裁挂钩,就是为了抵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防止本国纺织、钢铁等传统工业受到冲击,增加失业人口,影响社会稳定。

(8)经济差距和发展空间的矛盾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长,使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和环境纠纷日益增多。由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环保标准不严格,执法力度不够,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和出口上都占有成本优势,而由此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随着这类产品生产和出口的增加,发达国家的同类产品所承受的压力增大,从而使它们的企业利润锐减,甚至难以为继,造成一部分工人主要是非技术工人的失业和工资下降。这一结果意味着今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摩擦将会不断增多。

此外,在知识产权、服务贸易等领域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也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冲突。西方发达国家及少数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和就业量,目前均已超过了工农业产值和就业量的总和,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形之下则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一方面,发达国家千方百计地要求扩大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要保护国内幼稚服务业的发展,想方设法阻止国外服务业的大量输入。

实质上,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是,它们脆弱的新兴民族工业根本经不住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冲击。例如,在中国加入WTO问题上,一些发达国家较少顾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新兴工业的脆弱地位,坚持让中国在短时间内大幅度降低关税,这显然是一种不公平的待遇。

以此看来,存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发达国家不愿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适当的经济技术援助和优惠政策,是它们之间产生分歧和对抗的重要原因,也是它们难以全面推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原因。

(9)国际债务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国际债务关系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掣肘经济全球化的重大障碍。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少数新兴工业化国家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入额相对减少。目前,对外直接投资和接受外国投资已几乎成为欧洲、美国、日本以及少数发达国家的专门领域,它们不仅是大量投资的主要来源,而且还是外资的接受国。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从绝对额来看,确实已经增长,但与世界直接投资总额相比,其绝对数和增长幅度仍然有限。所以,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调动资本流入的惟一有效手段仍然是举债投资。这一手段虽然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但操作不好就会加剧当代国际债务关系的复杂程度。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难以融合及世界经济的不均衡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与债务关系这一经济机制的畸形运作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种国际债务关系的存在和由此引发的经济水平差异和发展不平衡,严重阻碍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10)区域经济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的制约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经济一体化和集团化的形成把世界经济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且,在这种新格局下运作的国际贸易同样显示出时代的新特征,即贸易保护的区域化。

至今,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120余个国家参加了各种形式的20余个区域性经济集团(组织)。这些区域性经济集团(组织)几乎遍布五大洲。区域性经济集团(组织)是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而出现的。战后组建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始于50年代末期,但是作为世界经济的一股潮流,发展如此之迅速、涉及到的国家如此之广,则是从80年代后半期起(特别是冷战结束之后)的十几年。经济集团化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形成区域经济的共同市场。这种共同市场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强烈排他性的组织。因此,排他性是其特征。就发达国家而言,它们的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对内虽是开放、自由和协调的,而对外却带有不同程度的封闭性;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为了维护民族利益,促进经济发展,它们积极建立起自己的共同市场,在内部实行自由贸易,对外则采取贸易保护措施。这表明在当代国际经济生活中,各国都意识到为了自己的利益,决不能立即消除必要的封锁和排他的色彩。

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排他性说明了区域化贸易保护存在的必要性。现存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在世界经济贸易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必将奉行不同的方针、政策和措施。通常是,发达国家以其所具有的雄厚经济实力和优越的贸易条件,强调贸易自由化和更开放的贸易政策。但在不利于其经贸活动时,则每每设置一些非关税壁垒或其他保护措施。至于发展中国家,以其经济实力脆弱和贸易条件恶劣为由,则往往采取内外有别的政策。对内强调自由、开放、合作、协调,对外则运用干预、闭关、抵制和保护的手段。因此,在全球区域集团化组织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无论其范围大小还是其发展水平如何,都在奉行着区域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构建区域经济结构,形成区域经济体系,实现区域经济分工,达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从而获得区域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区域内成员国家间的交换就变成了一种内部交换,而与区域外部的交换则受到内部交换的制约。如果与外部交换不能实现区域经济效益,则这种交换就将受到抑制和排斥。从世界经济贸易演进的过程来看,欧共体与美国、欧共体与日本之间存在的长期、尖锐、激烈的贸易摩擦以及各集团所采取的各种排他性的贸易壁垒足以证明这一点。

伴随着经济集团化而出现的区域贸易保护的直接后果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增长的不稳定和不均衡。发达国家仍居世界贸易之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无论是通过增加它们同工业国家的贸易,还是扩大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的贸易,都没有能够加强其在世界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只有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能够跟上世界贸易的发展。而中非洲撒哈拉以南的许多国家由于受欧洲联盟区域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已在制成品和服务贸易中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由此看来,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进一步发展,只能使区域贸易保护化更加严重,而由此所导致的世界经济贸易不平衡进一步加剧。这对于经济全球化进程显然有很强的制约力。

综上所述,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显示出了全球纵横联系的特点,但由于诸多矛盾和制约因素的存在,经济全球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而且,.经济全球化并不代表世界经济的全部特征。也就是说,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全球性的。事实上,大多数生产、就业和企业仍是且仍将是地方性和区域性的。

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下的大规模制度变迁

中国的改革是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这种由政府主导的、渐进式的制度变迁方式决定了中国的体制改革是一件需要耐心等待的事。

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历程

(1)始于1978年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总体可以划分三阶段:
初始阶段(1978-1992年):改革由农村到城市采取市场取向,变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观念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其核心是如何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2)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1993-2000年):改革的主线是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理论和实践上重在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其核心是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3)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阶段(2001-2020年):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央“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的前两步目标,其核心是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进入21世纪,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更复杂和艰难的阶段,表现在:

(1)从增量改革进入到存量改革。好改的过去都改了,不好改的或者很难改的基本还没有解决。社会利益的全面调整成为改革的重点,改革的难度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大。

(2)改革越来越专业化和技术化。比如金融改革、产权改革,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改革政策与措施的制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3)改革的环境非常复杂。一是由于中国的社会环境和民众意识我多元化;二是由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特征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核心特征就是政府主导下的大规模强制性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是指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依据制度变迁的理论,制度变迁包括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也称需求主导型制度变迁)和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也称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两个基本类型。(注:参见林毅夫著《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一文的观点。转引自《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一书,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其中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主体以市民为主,且以自发性为基本特征;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主体以国家且以强制性为基本特征。

3.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三大趋势

(1)经济体制的国际接轨

中国加入WTO的实质是全面实行市场经济,从经济体制上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代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制度变迁极其深刻,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代经济制度变迁的重要制度环境,对经济制度的变迁起到巨大的约束作用。这种约束作用表现在:①经济全球化的环境制度决定了当代经济制度的变迁主体是宏观的国家和微观的跨国公司;②处于经济制度变迁主体地位的国家和跨国公司,只能在经济全球化这一制度环境"同意"的范围内选择制度变迁的空间;③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过程,决定了当代经济制度的变迁路径,使各国(地区)表现出强烈的经济制度趋同化特点。

(2)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脱离政治体制改革。目前经济社会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是政治领域和社会公共领域的改革滞后的结果。因此,政府改革必然成为眼下和未来一个时期改革的重心,并且对民主与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具有综合性质,同时也意味着改革的决策程序以及推进方式等方面将发生深刻变化。

(3)改革从政府主导型走向社会参与型

中国的改革从一开始就是在政府主导进行的,民众一直处于“跟着走”的状态。随着利益分化和利益博弈的公开化,不同的社会阶层正在形成,不同阶层民众的利益诉求越来越明确和清晰,表达利益诉求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他们已不再满足于“跟着走”的状态,而是要求发出自己的声音,要求参与到改革中去。同时,执政党执政理念中更关注民生的转变,也必将加速这个转变过程。

第二节   中国企业典型经济环境风险

一、经济决策风险

新经济世界的复杂性——新技术、新金融工具以及一个更加一体化的全球经济——正在使中国企业的经济决策变得复杂起来。企业面对的经济环境是全球性的,这种全球性的经济环境影响并不只针对大型企业或是走出国门的企业,当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渗透我们生活的时候,没有一个企业能逃脱,有的只是影响程度大小、影响进度快慢的不同。

同时,中国经济结构严重不平衡,经济体制改革、城市化和工业化等多种因素同时并存并交织影响,也增加了企业判断经济走势的难度。企业经济决策风险,就是指企业做作出重要决策时,所依据的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这种风险既表现在企业未能做出符合外部经济环境变化趋势的决策,即错误决策;也表现在企业由于对外部经济环境的不把握,未能适时做出决策,即不作为决策。

一些企业严重缺乏经济分析能力,对经济发展大势这些影响企业的“天时”缺乏基本的判断,产业投资、资本投资等重大决策往往基于眼前的形势和经验,在行业整顿时盲目投资扩大生产力,往往是项目一上马就亏损。经济决策风险对企业的影响是致命的,一个项目搞跨一个企业的例子比比皆是。

补充阅读:铁本事件

2004年4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责成江苏省和有关部门对江苏省铁本公司违规建设钢铁项目有关责任人作出处理。这被称为铁本事件。铁本事件也被看作中央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治理投资过热的代名词。

铁本公司2002年起筹划在常州市新北区魏村镇、镇江扬中市西来桥镇建设新的大型钢铁联合项目。该项目设计能力840万吨,概算总投资105.9亿元人民币。铁本公司法人代表戴国芳先后成立7家合资(独资)公司,把项目化整为零,拆分为22个项目向有关部门报批。在此过程中,铁本项目得到了有关地方政府的支持。国务院于2004年2月4日召开严格控制部分行业过度投资电视电话会议,清理钢铁、电解铝、水泥投资建设项目,并派出联合检查组督促检查。2004年3月,铁本项目被责令全面停工,一批地方官员被撤职或给予纪律处分,戴国芳被捕。

二、国际化风险

1.国际化与国际化风险

国际化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地域概念,国际化的核心是市场竞争的国际化,带来的是竞争对手的国际化、是消费者的国际化。中国企业国际化既是企业主动的选择,也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被迫的选择。企业国际化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了解并理解国际市场规则;二是具备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一般来说,一个成功的国际化企业,必须同时满足三大条件:第一,这个品牌必须建立稳定的国际影响力;第二,其全球市场地位必须处于持续强势局面;第三,企业必须做到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内持续赢利。

企业经济环境下的国际化风险是指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经济性风险。

2.中国企业面临的典型国际化风险

(1)规则风险

国际化首先面临的是经济规则的国际化。进入国际市场,企业必须按国际规范、国际惯例来做事。我国许多企业国际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困难以及企业蒙受的损失,主要是源于不熟悉国际惯例,不能按国际通行的办法开展经营活动,不会利用WTO规则,合理合法地保护自己。这是中国企业需要时间和经历来积累的。此外,发达国家对国际经济规则的长期主导权很难在短期内改变,这也意味中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仍然在国际经济规则中处于从属和被动地位。

(2)消费者风险

国际化带来了国际化的消费者,在消费者数量变化的同时,更意味着消费者群体的复杂化,“国际消费者”的背后是不同国家独特的文化、独特的阶层结构乃至消费习惯,企业需要真正去理解并懂得消费者究竟想要什么,并能找到合适的途径、合适的方式传递给他们。

1.盈利风险

目前,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能够实现赢利的不多,尤其那些已经走到资本国际化阶段的企业,能够实现赢利的更是少而又少。对于整体实力不够强的中国企业来说,刚刚开始的国际化正是需要全方位投入的时候,投入的很大一部分是从国内市场赢利得来。而一个必须正视的现实是,中国企业国内市场的赢利能力并不强,恐怕很难对海外市场形成持久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国际化的资金补充如何保证?对于企业确实是一个问题,毕竟企业国际化必须建立在自我造血机制之上,靠输血生存的国际化不是长久之计。以刚刚跻身世界500强的海尔为例,其国际化战略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走高端路线:从高端市场(如美国市场)做起,产品同样定位于高端。这样的定位,让海尔必须有能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承担国际化带来的亏损。

2.品牌风险

品牌形象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品牌支撑的国际化不可能长久。但是,在外国强势品牌已先期进入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情况下,中国企业作为国际化的迟到者的发展空间是十分有限的,中国品牌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下生存发展?无疑是一个严峻考验。就品牌而言,中国企业同时面临两大品牌瓶颈,一是企业品牌瓶颈,一个是国家品牌瓶颈。所谓“企业品牌瓶颈”,那就是企业自身的品牌形象尚不能对国际化形成有效支持,中国品牌从全球来看,大多数属于“国内品牌”,还没有上升到“全球品牌”的高度,影响力基本上局限于国内市场,对海外市场没有多大影响力。国家品牌形象是指一国产品或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总体评价。虽然近年来中国政治、经济影响力有很大提升,但是,中国在全球的形象仍然是“大而不强”。这个形象的形成,尤其和中国对世界技术创新贡献比较小有关。事实上,中国出口到海外的产品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样的产品结构更加强化了他国消费者对中国国家品牌形象的不良印象。同时,还有西方国家在政治、意识形态方面对中国的偏见等方面的原因。企业形象对市场的影响是直接的,国家品牌形象的影响是间接的。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中国产品都只能在发达国家低端市场销售?难道所有中国产品都没有人家的好吗?当然不是,是中国国家品牌形象不济,造成发达国家消费者普遍对中国产品存在偏见。企业品牌形象和国家品牌形象“双弱”,致使中国企业开发发达国家等高端市场十分困难。

品牌风险的另一个表现是中国企业对自己品牌保护的意识不强,品牌被仿冒、商标被抢注之事时有发生。其中最令人关注的是海信商标被抢注事件。5年前,西门子在德国注册了“HiSense”商标,用在其所生产的一种洗碗机上;5年后,海信“Hisense”的平板电视、变频空调准备打入德国市场时,被西门子起诉商标侵权。

3.人才风险

美国著名管理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2005年的一个全球劳动力市场调查,提供了以下两个数字:

数字一:中国未来十到十五年,急需75,000个有国际经验的高级经理人,而目前中国供给的人力只有三到五千人。

数字二:目前中国有一亿一千万白领人口,但符合千人以上跨国企业资格的中国人力,只有5.3%。

换言之,中国国际化人力严重不足。从联想购并IBM的案例上看,联想自己内部的人才储备几乎没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三、竞争力风险

在本处所指的企业竞争力是国际竞争力,也就是说,在评价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剖析竞争力风险时,是在国际市场这个平台上,同台竞技的是包括跨国企业在内的全球企业。不管有多少种表现形式,企业竞争最基本的手段只有两种,一是价格优势,二是产品差异化优势。价格优势很好理解,就是便宜、成本低;产品差异化优势包括的内容比较多,如技术创新、产品性能、品牌等等。目前,除少数领先企业外,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主要还是体现在成本优势上。

本优势通常来源于廉价资源、规模经济和高效的经营管理,分析一下中国企业的成本优势,更多的是来源于廉价资源,如还没与国际接轨的原材料与能源、低成本的人力资源、几乎没有的公共性支出(社会公益、环境保护)等。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成本时代的到来,这些依托还可靠吗?

著名经济学家魏杰教授在剖析中国高成本时代的到来时,指出了我国进入高成本时代的6个方面的主要原因:

第一,能源方面的原因引发了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能源紧张和价格上升是我国经济生活中近几年的出现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能源又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最基本要素,因而能源紧张和价格上升直接引发了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为什么我国近几年能源紧张和价格上升?主要是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因为无论是工业化还是城市化,都必然会引发能源需求快速增加,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当然更会推动能源需求上升。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尽快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是我国经济发展重要战略和目标,我们不会改变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更不会不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作为发展目标,因而能源紧张以及价格上涨是必然趋势,其结果必然会使企业生产成本上升。

第二,原材料方面的原因引发了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原材料紧张和涨价几乎是近几年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由此引发的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是有目共睹的。原材料紧张和涨价的背后原因也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例如城市化就是往地下进埋钢材的过程,必然会引发原材料紧张和价格上涨;又例如,农民生活水平提高首先是建房子,而且基本上都是钢材和水泥结构,这也必然会引发原材料紧张和涨价。因此,原材料紧张和价格上涨同能源紧张和价格上涨一样,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由此引发的企业生产成本上涨也是必然的。

第三,交通运输方面的原因引发了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交通运输紧张和涨价是近几年经济生活中的普遍问题,由此而引发的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也是企业反映最强烈的一个问题。交通运输紧张和涨价同上述的能源、原材料紧张和涨价基本上基于同样的原因,因而由此引发的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也是短期内不可扭转的。尤其是交通运输中的一些产品虽然属于公共产品,需要政府提供,但政府因为财力方面的原因而不得不进行商务运作,这也加大了企业在这方面的生产成本。

第四,生产条件方面的原因引发了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这里讲的生产条件主要是指土地和环保。土地涨价并引起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是有目共睹的,环保准入条件的不断提升也加强了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我们现在必须注重环保问题,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不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企业开工生产的首要条件是确保环保,先要解决自身的污染问题。企业要确保环保,当然必须加大支付环保方面引起的生产成本,例如加大治理污气、污水、废料等方面的费用支出。因为环保是基本国策,因而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是必然的。

第五,人力资源方面的原因引发了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人力资源价格上升并由此引发企业成本上升,是企业界近几年普遍遇到的问题。人力资源价格上涨是农业政策调整,城市生存条件涨价,以及我们注重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必然结果。例如农业政策调整引发农业收入相对上升,而农业收入上升必须要求非农的务工收入也要上升,从而引发企业人力资源价格上升。推动人力资源价格上升,并由此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是我们的经济政策的着眼点,因而企业对由此而引发的成本上升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第六,国际方面的原因引发了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主要表现为国际能源和原材料市场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压力、反倾销对价格限定等方面的原因。例如随着我国在能源及原材料上更多地依赖国际市场,国际市场的涨价导致了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象铁矿沙一次竟涨价70%之多,这无疑加重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又例如,我国人民升值压力加大,而人民币升值的直接结果就是推动中国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再例如,国际反倾销的过程中为我国企业产品定价设定了许多规定,这些都变相地表现为企业成本上升。

正是在上述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并伴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使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赖以支持的成本优势面临极大的挑战。美国最大的钢铁制造企业--美国钢铁公司董事长约翰?祖尔马说:“中国钢铁对美国制造企业构成的威胁已经随着原材料如铁矿石、煤和能源价格的上涨而逐渐减轻,这是因为决定每吨钢铁价格的是原材料的成本而不是劳动力成本。”

同时,知识经济时代产品的生命周期较之工业经济时代已大幅度缩短,且产品朝着多样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这就动摇了大规模生产所依赖的基础,制造业组织模式将由规模“大而全”的具有严格等级制的企业朝着基于信息网络基础上的敏捷化、分散化、小型化、专业化的网络组织形态发展。

中国企业竞争优势面临转型压力。当成本优势已不能长期依赖,追求差异化优势是明智的中国企业的当然选择,这意味着企业经营思想与体系将发生必然有转变,而这个转变过程将是艰难的,首先,中国现代企业的发展历程太短,改革前的国有企业只是一个生产车间、一个流通部门,还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现代企业,中国经营最长的民营企业,也只有20多年历史,这与西方国家上百年的企业发展史相比,中国企业在经营理念、经验、知识上的积累明显不够,经营、管理上的国际化接轨将是一个不短的过程;其次,高成本时代的影响是逐步体现出来的,现阶段,很多中国企业仍然可以以粗放经营的获得利益,由于任何精细化生产,任何资源的集约使用,至少在开始阶段,一定是更高的投入与经营成本,这将导致一些企业仍然偏向于现有的经营方式;第三,客观上,中国企业的成本优势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企业将面临同时追求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的局面,管理难度必然加大;第四,政府或者政策寻租机会的存在,使得一些中国企业,尤其是大型的、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沉湎此中,忽略了对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改进与提升。

四、金融风险

利率、汇率和股票价格是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价格要素,也是构成金融风险环境的三大风险变量。近年来,全球金融市场有三大发展:全球化浪潮、银行和证券业的职能一体化和金融创新特别是衍生产品的推出。这些发展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但也明显增加了潜在的金融系统风险。

企业金融风险是指企业在从事金融活动时,由于汇率、利率和证券价格等基础金融变量在一定时间内发生非预期的变化,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从风险的构成要素来看,企业金融风险的风险因素是企业从事金融活动,风险事件是汇率、利率和证券价格等基础金融变量发生非预期的变化,风险结果是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即实际收益少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超过预期成本的可能性。
金融活动主要是以金融资产买卖的形式进行。其中作为一般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和用于再生产的货币资本共同构成全社会的货币流通量,它们都不停地作循环周转的运动,是最重要的金融资产。而证券则是现代金融的重要工具和金融资产的主要表现形式。在国际资本市场的不断扩展中,证券化已成为一种趋势,银行的存贷款业务正改变过去那种定期和固定的债权债务形式,而代之以可在二级市场上自由买卖、转让的有价证券形式。不仅如此,作为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必然要求,资产证券化还越来越成为现代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资产证券化通过标准的资产分割而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从而将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投资理念和财富思想。

金融风险由于是金融市场基础金融变量的变化所引起的风险,因而并不是由企业自身决策所决定的,而是企业外部的一种客观存在。企业金融风险主要有利率风险、外汇风险、证券价格风险、商品价格风险以及期货、期权、与衍生工具风险等。

1.利率风险

利率常常被看成是收益的一般形态,或是金融市场的价格。利率风险是指因市场利率变动而给企业经营带来一定损失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市场利率的非预期性波动而给企业经营造成的影响。

利率风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导致企业现金流量(净利息收入或支出)的非确定性,从而导致收益和筹资成本的非确定性。对于某个时期内被重新定价的资产来说,将面临着到期日利率下降、利息收入减少的风险;而对于某个时期内被重新定价的负债来说,将面临着到期日利率上升、利息支出上升的风险。比如企业按浮动利率支付利息的借人款项或发行证券,将面临着市场利率可能高于原先预期的利率水平从而使实际成本增加的风险。另外,对于一些支付固定利率的资产或负债来说,尽管现金流量确定,但是利率的升降也可能带来一些间接的损失。比如企业按固定利率收取利息的证券投资或贷出款项,将面临着市场利率可能高于原先确定的固定利率从而使实际收益相对减少的风险。利率风险影响企业经营的另一个特征是导致企业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值的非确定性,从而导致收益的非确定性,也使得企业投资证券而带来的证券价格风险变得更加复杂。

由于证券价格与利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存关系,因而利率的升降直接影响着资产的价值,利率上升则证券价格下降,利率下降则证券价格上升。就债券来说,在票面利率一定的情况下,当市场利率变动时,期限越长的债券价格变动幅度越大;在债券期限一定的情况下,当市场利率变动时,票面利率越高的债券价格变动幅度越小。就股票来说,当市场利率下跌时,股票收益率也会减小,则股票价格上升,当市场利率上升时,股票收益率也随之上升,则股票价格下跌。但股票收益的时间和金额并不像债券那样固定,而是取决于股票发行者的经营效益,因而股票价格和市场利率之间的变动关系并不如债券那样明显。虽然市场利率的变化极少直接影响股东的预期收益,但导致利率变化的潜在经济变量却促使股东对未来预期收益进行重新估算。利率的变动还会影响到汇率,导致企业汇率风险的发生。

另外,利率变动还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环境,如利率下降,生产扩张,一些企业面临竞争加剧的风险,利率上升,资金紧缺又将导致市场产品需求减少。

在完全市场经济环境下,利率水平由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而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又相应地受一国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及借贷双方对未来经济活动的预期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借贷的期限、风险、流动性、物价水平、宏观政策等的变化都有可能引起市场利率波动。由于受到中央银行的管理行为、货币政策、经济活动水平、投资者预期以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利率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利率会经常地发生变动。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放松甚至取消了对利率的管制,实行利率市场化,利率变动更加频繁,也更难以预料,企业要完全对市场利率走势进行准确估计几乎是不可能的。在中国,长期以来,金融市场的利率受到货币当局的严格管制,现正处在利率逐步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中,更是加大了对利率趋势分析的难度。

2.外汇风险

外汇风险又称为汇率风险,外汇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外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的变化以及交易者到期违约和外国政府实行外汇管制等给外汇交易者和外汇持有者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狭义的外汇风险仅指由于汇率的变化以给外汇交易者和外汇持有者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对于任何一家企业,只要在经营活动中运用到外币资金,就有可能因汇率变动而使经营成本提高或收益下降,形成外汇风险。
外汇风险的种类很多,主要表现为交易风险、会计风险、经济风险和储备风险。(1)交易风险。交易风险指在约定以外币计价成交的交易过程中,由于结算时的汇率与交易发生时即签订合同时的汇率不同而引起收益或亏损的风险。这些风险包括:①以即期或延期付款为支付条件的商品或劳务的进出口,在货物装运和劳务提供后,而货款或劳务费用尚未收付前,外汇汇率变化所发生的风险。②以外币计价的国际信贷活动,在债权债务未清偿前所存在的汇率风险。例如:某项目借入是日元,到期归还的也应是日元,而该项目产生效益后收到的是美元。若美元对日元汇率猛跌,该项目要比原计划多花许多美元,才能兑成日元归还本息,结果造成亏损。③向外筹资中的汇率风险。借入一种外币而需要换成另一种外币或本币使用,则筹资人将承受借入货币与使用货币之间汇率变动的风险。④待履行的远期外汇合同,约定汇率和到期即期汇率变动而产生的风险。(2)会计风险。会计风险也称折算风险,是指由于外汇汇率的变动而引起的企业资产负债表中某些外汇资金项目金额变动的可能性。它是一种账面的损失和收益,并不是实际交割时的实际损益,但它却会影响企业资产负债的报告结果。例如:某企业进口设备30万美元,当时汇率为100美元=890元人民币,换算为267万人民币,并记录这一负债。在会计期末对外币业务账户金额进行换算时,汇率发生了变化为100美元=830元人民币,这时资产负债表上外汇资金项目的负债为249万元人民币。其中18万元人民币就成为汇率变化而产生的会计风险。(3)经济风险。经济风险是指由于意料之外的外汇汇率变化而导致企业产品成本、价格等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企业未来经营收益增减的不确定性。例如,我国某集团公司在美国有一子公司,利用当地资源和劳动力组织生产,产品以美元计价销售。突然美元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贬值,这就会给子公司的经济绩效带来潜在的风险。(4)储备风险。储备风险是指外汇作为储备资产因外汇汇率变动而引起价值下跌或上升的可能性。上述四类风险有一定的联系,从时间上看,会计风险是对过去会计资料计算时因汇率变动而造成的资产或负债的变异程度,是账面价值的变化;交易风险和储备风险是当前交易或结算中因汇率变化而造成的实实在在的经济损失或经济收益;而经济风险是因汇率变化对未来的经营活动和经营收益所产生的潜在的不确定性。

自1973年以来,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了浮动汇率制度。在外汇市场上,汇率波动日益频繁,变化莫测。同时,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收支不平衡,一些国家政治动荡不安以及外汇市场投机交易规模扩大等,都加剧了汇率的波动。如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中墨西哥比索兑美元贬值了70%,并引发了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

作为一种大趋势,中国企业的涉外业务及外汇投融资活动也越来越多。相应地,伴随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风云变幻,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也日益突出。长期以来,外汇债务和外汇资产在币种、规模、期限、利率等方面的不匹配直接造成企业外债风险,这已构成目前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漳泽电力是一家电力类中国A股上市公司,主营火力发电,公司拥有两座大型火力发电厂和一家电力检修公司,其中两台主机是利用217.77亿日元借款购买的,公司上市以来,经营业绩持续增长。但到2003年,由于日元汇率从2002年初的100日元竞6.9305元人民币,上升到2003年9月底还贷时的100日元兑7.4309元人民币,从而给公司造成了高达1.15亿人民币的汇率损失。

3.证券价格风险
作为虚拟化的资本,证券凭借着资本的所有权以利息或股利形式获得收益,其本身自然也有价格。证券价格风险是指由于证券价格发生非预期的变动,从而使投资主体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企业在证券投资的过程中,如果证券价格在持有时间内下跌,则实际价值将少于购买日预期数。在继续持有时情况下,企业需要按“成本与市价孰低”的原则提取投资跌价或减值准备,从而蒙受成本高于市价的帐面价值损失;在售出变观的情况下,实际回收金额减少,反映为投资损失,从而蒙受实际经济损失:

证券价格风险因证券的种类差异而有所差异,不同的证券表现出不同的收益能力和不同的风险特征。从总体上说,证券可以分为债券和股票两大类,债券的收益一般较股票的收益小,股票的风险较债券大。债券有长期和短期之分,长期债券的风险较短期债券的风险大;股票有优先股和普通股之分,优先股收入固定,风险较小,而普通股收入不定,风险较大。其中普通股又有收入类和增长类之分,收入类的股利较稳定,而增长类有升值潜力,但风险比收入类大。

证券价格风险既有个体风险,也有市场风险。如果企业持有一种证券,单一证券价格变动而带来的个体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持有多种(如20种)不完全相关证券的投资组合,由于各种证券的收益并不会随时间同时一致地变动,从而一种证券的收益风险可以被另一种证券的收益风险所抵销,个体风险由此将变得微乎其微,而只有证券价格出现一致变动而带来的市场风险才是主要影响。

(1)个体风险或称非系统性风险。它是由来自经济体系之内的内在非确定性所引起,即源于证券发行者本身的商业活动和财务活动,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是特有风险。对需要定期还本付息的债券来说,个体风险表现得不够突出,而对没有还本要求的股票来说,则明显表现为个股报酬率的变动脱离整个股市平均报酬率的变动。由于个体风险仅涉及单一证券,因而属于可分散风险。

(2)市场风险或称系统性风险。它是由来自经济体系之外的外在非确定性所引起,即源于企业之外的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变化,是影响到整个市场的风险,如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税法变化以及利率的波动等。由于所有企业都要其影响,表观为整个股市平均报酬率的变动,因而属于不可分散风险。


首页| 关于捷盟| 咨询业务| 行业中心| 捷盟团队| 公司业绩|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2-2005 捷盟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8103438号
友情链接: 企业文化咨询 公司内网